大概扫了一遍自己未来的家之后,乔麦等不及的跑到外面靠西墙的灶房里面抱了一把柴火,塞到外屋的灶台里面点了火,用葫芦瓢把水缸里面的薄冰砸开一个口子后,舀了两瓢水进锅。
她真的太冷了,又冷又饿,点着火在灶台那一边取暖,一边把刚才拿过来的一颗白菜外面的干巴叶子扒干净,她现在就算厨艺好,就这穷的响叮当的家也做不出来啥好饭,只能水煮白菜,然后在锅里稍微加一点盐。
等白菜煮的差不多了,乔麦就把白菜捞出来放在一个海碗(比普通碗大一圈,和我们外面吃米线的碗差不多大)里,也不用喝水,白菜里面就很水了,然后一边取暖一边把水煮白菜吃完了。
锅里剩下的水她也没浪费,舀出来一瓢倒在洗脸盆里面,给自己好好泡了泡手,因为这边天气冷,长冻疮很常见,以前乔麦娘在的时候就会经常用加了点盐的水给乔麦泡手,这样能降低长冻疮的几率,所以乔麦也跟着泡了一下。
等乔麦缓过来之后,在锅里又添了半锅水,塞了满满一灶的柴火,进了里屋,摸了摸炕已经有点热了,她就赶紧把被子褥子什么的拿下来铺好,然后使了点力气把炕柜抬起来,手在下面摸了摸,摸到一把钥匙,这是炕柜的钥匙。
没错!乔麦想看看这个家这么穷,到底有多少家底。打开炕柜,只见里面放了四五件夏天的衣服,全是乔麦的,还有两件老粗布深蓝色的棉袄和棉裤,那是乔麦娘的。
现在棉花不好弄,所以根本没有死了人就把生前的东西全部丢掉一说,这棉袄和棉裤乔麦是留着给自己穿的,她现在也只有一件棉袄,两件还能换着穿,就是原主娘的棉袄对于现在豆芽菜的乔麦来说有些大,所以原主乔麦才没有穿出去。
穿过来的乔麦暗叹原主太傻了,棉袄大,可以套着现在的棉袄穿啊,要不然也不至于冻死……算了,自己都已经替代了原主,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把这些衣服都拿出来,乔麦就看到了一个小布包,打开小布包,里面是一个灰色的手绢,打开这个手绢,里面还有一层黑色的手绢,真的很具有时代特色了,直到乔麦把手绢全部打开,才看到了她想要的东西:钱。
乔麦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开始数钱,数完之后沉默了,这个家真的太穷了,她的全部家当居然只有十六块两毛四,还有二两煤油票。
没错,只有二两煤油票,农村不像城里,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票可以发,而是每年年底只有几种票能发给农民,而且还是很少的票,不精打细算根本用不了一年。
就这煤油票,还是原主在入冬后天黑就睡觉,能不点灯就不点灯的努力下才攒下来的,乔麦再一次感叹,这个家真的太穷了,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才把她发配到这个地方这个时代……
了解了这个家的家当之后,乔麦又去外屋添了把柴,就回来躺被窝了,没办法,虽然点了火屋里已经没有那么冷了,但是还是想更暖和一点。
躺下了也睡不着,就琢磨着应该怎么度过这寒冷的冬天,还一边找着自己的金手指,不过最后的结果乔麦很失望,她既没有系统也没有空间,啥都没有!
她觉得天要亡她,不然怎么能穿到这个又穷又冷的地方来呢?
家里没有粮食,乔麦想着去她二大爷家偷偷买点,现在私下交易管的还没有几年后那么严,再舍不得花钱她就要和原主一样饿死了。
乔麦的爹乔卫军有两个哥哥,大哥乔卫华是个肉包蛋妻管严,万事不管不操心,什么都听婆娘的,生了三儿一女。
大儿子乔东32岁,结婚有了一个闺女和儿子,儿子叫乔子平,10岁,闺女乔子安,6岁。
二儿子乔西30岁,婚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乔子强,9岁,二儿子乔子壮,7岁。
女儿乔南26岁,嫁到距离胜利大队20里地外的草沟子屯,现在叫红旗大队,生了一个闺女,叫李大丫,平时没啥事也不回来。
小儿子乔北,23岁,刚结婚,用十斤大米当聘礼娶回来的媳妇,现在荒年,结婚的少之又少,十斤大米不算少。
二哥也就是乔麦的二大爷乔卫国,是胜利大队的大队长,生活水平在村里也算不错的,不过也只是相对来说,大家都饿的面黄肌瘦,富裕也不会富裕到哪里去。
乔卫国有两个儿子,二大娘一共生了五个,可惜各种战乱天灾,立住的就俩儿子。
大儿子乔江,31岁,踏实肯干,为人本分,娶了个媳妇也很贤惠能干 ,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乔子茂,9岁,小儿子乔子盛,4岁,小女儿乔子秀,2岁。
小儿子乔海,27岁,为人处事较为圆滑,打小就机灵能讨父母欢心,因此也养成了比较任性的性格,娶了个初中毕业的媳妇,是自己谈的,生了一儿一女。大女儿乔子珊6岁,儿子乔子峰,3岁。
想到这,乔麦觉得就算花钱买粮也买不到多少,但是总比现在一粒米都没有等着饿死来的强。
于是乔麦趁着身体刚暖和过来,把自己的棉袄穿里面,把她娘的棉袄套外面,裹得严严实实的拿着两块钱又出发去她大爷家了。
“大爷,在家吗大爷?”乔麦走到二大爷家院门口,就扯着嗓子喊。
“在呢,进来吧”正在厨房做晚饭的二大娘刘桂芳听见荞麦的声音,答应了一声。
走出厨房门看见乔麦,拉着她就进屋,这个侄女也是个可怜的,小小年纪就只剩下自己,平时也不咋上门来,今天这大雪嚎天的过来估计是有啥事。
“麦子,咋这时候过来了?吃晚饭了没啊?”刘桂芳一边拉着乔麦往堂屋里走一边问。
“大娘,我有点事想问问你和大爷,吃过晚饭了”乔麦有些踟蹰的开口,也是担心二大爷家也不富裕没有多余的粮。
“啥事啊,有事你就说,大爷能办的一定给你办”正在里屋炕头上卷旱烟的二大爷听到乔麦的话张口道。
进了里屋,乔麦就把她的来意说了出来“大爷大娘,我想买点粮食,粗粮细粮都行,家里实在是什么都没有了,我这不想着先买点应应急……”
“她大娘,给孩子装20斤地瓜,10斤棒子粒,你这孩子说啥买不买的,来大爷家是有难了,大爷还能占你便宜不成?”说着抽了口烟,又道:“但是你也知道,这几年家家都不富裕,大爷家也没有多少粮食,只能给你这些了,等过几天分粮了你有了再给我,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有啥事你就张嘴”乔卫国也是心疼这个侄女。
村里可怜她一个人,再加上他这个当队长的大爷使力,才让她得到一个喂猪的活,每天不光要喂猪,平时的时候还要割猪草,光喂猪一天只有四个公分,一筐猪草一个公分。
现在是冬天没有猪草割,只需要每天两顿去喂猪就行,大家都猫冬的时候乔麦还能有点工分挣,这样也算是照顾她了。
乔麦听到大爷这样说,有点感动,但是她不打算欠粮,因为分粮她也没有多少粮食也不够吃,还不如现在就花钱买了。
“大爷,我还是给您钱吧,您也知道我这一个人上工,分粮食也没多少,估计到时候也还不了大爷”乔麦摇头拒绝。
二大娘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这孩子自从她妈去世后,公分也没有多少,估计就算分粮了,也不够一年嚼用的,便和乔麦说:“那我们就按市价来,现在一斤棒子粒七分钱一斤,红薯两分钱一斤,一共一块一毛钱,你给一块钱,剩下的就当大爷大娘送你的。”
乔麦觉得这大爷大娘是真不错,不过她在拿到粮食后还是硬塞给了刘桂芳一块一毛钱。
“大娘,你能卖给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咋还能占你便宜呢,现在大家都没粮食,你们能拿出来粮食给我我就很感激了,可不兴倒贴的啊”说完抱着三十斤粮食就跑了,她真的没有撕扯的经验,怕最后撕不过大娘。
“哎……这孩子,你说说”刘桂芳拿着手里的钱,回头冲二大爷说到。
“算了,她给了就接着,回头等天好点了,让乔江和乔海去松树林拉点柴火给她送家里去,她一个姑娘家,力气又小,估计扛烧的木头也不多”乔卫国边抽着烟边琢磨着怎么照顾一下这个侄女。
“行,回头我和他俩说一声”刘桂芳应了声就又回到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乔卫国在两个儿子都成家之后就分家了,这会家里只有老两口,所以刘桂芳得自己做饭,柴房也离不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