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是距离四合院比较近的钓点,大约两公里左右,崔向东一路走过来,也就花了二十分钟。
到达什刹海之后,崔向东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从系统空间里将钓鱼工具一一取出来。
什刹海边上,有着上百道人影,几乎每隔几米就是一个钓点。
现在是62年,历经三年的灾荒,物资极其稀缺,所有的物品不仅仅是少,购买还需要票。
只有河里面的鱼才是最便宜的肉菜,到了不上班的日子,就有数不清的人会去离家比较近的钓点钓鱼。
但是,钓鱼可不是单纯靠技术就可以有收获,更多时候,还得讲究运气。
运气好起来,新手也能钓大鱼,运气不好,老手也整天整天的空军。
一来二去,能够一直坚持在钓鱼事业上的人,大多都是对钓鱼有真正的爱好,
即便吹一天冷风,多吃一两个窝窝头,还空军,也不能影响他们对钓鱼的喜好。
“他奶奶的,钓个毛,都一个星期了,天天来钓,天天空军,还tm给鱼钩干折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正把竿子收起来,鱼钩挂底,他用力拽,
拽起来之后鱼钩被树干缠绕,那树干很重,他没有办法,只能用剪刀把鱼线剪掉。
崔向东心中大喜,这下就不用和别人抢钓点,眼看着三十来岁的中年人离开,崔向东立马走到边上。
......
天空中的雪花四处飘散,什刹海水面依然在缓缓流动,再过些日子,什刹海就会结冰,那时候钓鱼就更加困难。
那时候真正的困难并不是鱼难钓,而是在严寒的天气中,人会更快的消耗能量,
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很有可能会发生钓不到鱼而死亡的情况。
崔向东将初级鱼饵绑在鱼钩上,这初级鱼饵是红虫颗粒和面团融合而成,崔向东闻了闻,有一股腥味。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或许对于人来说是腥味,对于鱼来说却是香味。
崔向东抱着怀疑的态度,将两个鱼钩上都绑上鱼饵,将鱼钩扔进河水里。
“嚯,这么快,好家伙”。
崔向东才扔下杆子,不到两分钟,就看见鱼漂下沉。
崔向东立马将杆子拉起来,鱼线往回收,下一刻,这鱼线又跑到远处,发出“嗡嗡”的声音。
好家伙,这鱼还不小。
“我去,真的假的?”崔向东身旁坐着一个高个胖子,他已经在河边守了一个小时,他的票也没有下沉。
片刻之后,崔向东用力一提,随着杆子往上拉,两条30公分长的鲫鱼被拉起来。
“第一杆就是两条鱼,小兄弟,你是新手吧”。
高个胖子高升看着崔向东将两条鲫鱼取下来,将鱼护入水,再将鱼扔到鱼护中。
“嗯,第一次钓,运气好”。崔向东微微笑着。
“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高升叹了叹气,钓鱼界的传说,新手大礼包嘛,自己当初也是感受过的。
“嗨”。
高升周围,不少人也纷纷叹气,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崔向东微微一笑,他的确是新手,
不过他的新手大礼包却是系统给的,初级鱼饵就这么给力,那中级鱼饵,怎么说也得是大货。
崔向东又一次绑上鱼饵,将鱼钩扔入水中。
那鱼饵仿佛有魔力一般,刚刚扔下去,就有不少鲫鱼从远方奔来,甚至在水面划出波纹。
崔向东身旁的高个胖子高升看见大鲫鱼从自己的杆子旁飘过,正想要骂娘,却看见那鲫鱼很快就朝崔向东那边跑去。
下一刻,崔向东的鱼漂下沉,崔向东再一次起竿,又是两条30公分长的鳞片有些金黄的鲫鱼。
“这,什么情况?小兄弟,你这运气也太离谱了吧!”
高升惊讶地看着崔向东不慌不忙的将鲫鱼取下来,放入鱼护中。
不止是高升,旁边十几个钓鱼佬也纷纷站起来,他们一大早就来到什刹海守着钓点,无一例外,全是空军。
这高个帅气的小年轻才来不到十分钟,就已经中了四条大鲫鱼,实在是有些离谱。
要是这小年轻再多中几条鱼,他们引以为傲的钓鱼技术就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或许是出门的时候烧了高香,向祖上祈祷来着,今天运气是有点好”。
崔向东看着站起来的众人,心想还是稍微解释一下,再放缓一下钓鱼的速度,这样才不至于引起惊慌。
反正时间还早,不着急,正好也可以享受钓鱼的乐趣。
等了片刻之后,崔向东只在一个钩子上绑上鱼饵,两分钟后,崔向东再一次收获一条颜色金黄的大鲫鱼。
“嘿!”
高升转过头来,看着崔向东面无表情的将鲫鱼放入鱼护,好家伙,这小年轻对于大鲫鱼已经感受不到欣喜了么?
新手第一次第一杆就中两条大鲫鱼,他还能理解是钓鱼界专属的新手大礼包。
第二杆再中两条大鲫鱼,高升也勉强可以把这归属为隔壁的小兄弟估计是出门的时候烧了高香。
可是,崔向东第三杆又是一条金黄色的大鲫鱼,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关键是这几条鱼都不小,都是野生的黄灿灿的鲫鱼,这样的鲫鱼,
肉质远比养殖的好,能够在饭店卖出不少的价格。
正常的鲫鱼5毛一斤,崔向东鱼护里的鲫鱼,少说也能卖6毛,甚至能够卖出7毛一斤。
鲫鱼受欢迎的原因,是能够下奶,这是饥荒的年代,
正常人家油水少,女人缺营养,所以有很多人会高价购买大鲫鱼。
高升感慨起来,老天也太不公平了吧。
高升家就住在什刹海附近,他这一周以来,只要一下班就会来什刹海钓鱼,
7天时间,他只钓了一条三指大的小黄鱼。
今天,他更是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出发,他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肯定会有收获。
谁家孩子天天哭?即便是走运,也该到自己了。
直到现在,他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运气好的人,可以一直好下去。
“小兄弟,你这鱼饵有什么讲究?”
高升开始怀疑可能是鱼饵造成的区别,如果自己也能有这样的鱼饵,应该也能有不少收获。
“红虫颗粒加棒子面”。
崔向东将自己的鱼饵盆抬起来,高升一看,自己用的也是渔具店里卖的红虫颗粒和棒子面混合而成。
高升叹了叹气,看来还是自己不走运。
崔向东又等了一会儿,又一次拉起一条大鲫鱼来。
高升听见崔向东那边的动静,直接选择不看,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条金黄色的大鲫鱼么?
想当年,自己也是中过的。
不能看,再看,这鱼就没法钓了,家里的媳妇还等着大鲫鱼下奶呢。
等晚点,晚点还钓不到的话,跟隔壁的小兄弟买一条,高升下定决心,静静的看着自己没有动静的鱼漂。
不止是高升,崔向东周围的十几个钓鱼佬都已经麻了,哪有人这么钓鱼的?
这是钓鱼?
还是来取货?
眼见周围的钓鱼佬不再关注自己,崔向东也乐得高兴,这样一来,他上鱼就可以快一些。